登录/注册
首页 智慧家庭教育

教不会孩子自律?可以试试先从“微自律”开始。


先来看一个案例:

有两个孩子,给自己设计了不同的自律目标:孩子A的计划每天晚上阅读1小时,而孩子B的计划是每天晚上阅读5分钟。那么问题来了,哪个孩子更容易实现自律呢?

答案很明显,孩子B显然更容易实现自律,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而孩子A大概率坚持不了一周。因为1个小时的阅读,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高难度的任务,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精力,造成失败的因素太多了,因此,即使孩子A有很强的自律能力,他也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自律失败。相反,对于孩子B来说,5分钟的自律就简单多了,几乎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毕竟谁都可以抽出5分钟的时间来,因此也就更容易保持自律。

也就是说,当进入自律的第三阶段“反应”阶段时,自律行为越简单,难度越小,我们也就越容易实现自律。

保证“反应”阶段成功的根本——降低难度

我们先不说孩子,先说说自己,你回顾一下自己的自律行为,是不是很多时候你的自律失败就是因为你一开始就设定了太高的自律目标?制定了太多的自律计划?假如让你重新设计一番,设计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自律目标,你的自律成功率是不是瞬间提高了?

比如说你原本计划每天晨跑半小时,你现在改成晨跑5分钟;你原本计划每天读半小时书,现在改成读2页书;你原本计划每天练字20分钟,现在改成练字2分钟……

重新设定自律目标后,现在让你再来自律,你的自律成功率是不是大大提高了呢?是不是变得更加自律了?

跑步半小时不行,难道5分钟还做不到?每天读书半小时做不到,但是每天看2页还做不到?练字20分钟做不到,练2分钟还做不到?

很明显,这样的自律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失败的,因此也就更容易实现自律。

有的朋友可能会疑问了:这样做固然是大幅度地提高了自律成功率,但是这样的自律行为有何意义?

每天跑步5分钟,看2页书,练两页字……这样的自律行为,即使实现了,对人们又有多大的帮助呢?给人带来的进步太少了,做跟没做没什么两样。

有这样的疑虑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切实地去做了,你就会发现你想的跟你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1、获得自律成就感,提高自信心

要知道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遵循循序渐进原理的,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设计很高的自律目标并实现固然很好,但是这不现实,人们大概率会失败。只有设计难度小的自律目标时,人们才更有可能实现。

尽管自律目标很小,我们很容易就实现了,但是当我们每次都做到自律时,我们就会从自律行为中获得成就感,认为自己是一个可以自律的人,对自己产生更强的自信心,因此会设置更高的自律目标,进一步提高自我能力。这样脚踏实地,一步步的才是正确的成长方法。

2、习惯化

我们在之前的专栏文章中说过,自律的最终结果是习惯。

我们一开始每天靠自律去刷牙,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之后,刷牙就成了一种习惯,不用再依靠自律了;我们一开始晨跑要靠自律,但是跑上一两个月后,晨跑就成为一种习惯,早上不跑步就不舒服……

因此当我们不断重复做到自律时,自律行为就会演变成一种习惯,不需要我们去调动自我意志力来克服本能,我们就会习惯性地遵守。一旦成为习惯,我们就不再是跑5分钟或者看两页书了,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多坚持,带来的改变也就会逐渐放大。

3、一旦开始,人就会不由自主地付出更多

这种小的自律目标就像把你导入新的道路,而你一旦驶入,就会不由自主地沿着道路不断渐进。

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因为你一旦进行某个行为时,你的各个神经组织、大脑、器官等会协调配合,达到一个协调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是最省力的,人体有保持这个平衡状态的惰性,因此人体不愿意打破这个平衡状态。就好比你坐着就不想起来,一旦读起书来就不想停下,一旦走起路来就不会想坐下……这都是人的惯性。

所以,尽管一开始我们设置了小的自律目标,但是当我们一旦开始,人体调整到了相应的状态,就进入了一个惯性状态。这时你原本跑5分钟,你就可能跑15分钟甚至30分钟,原本看2页就可能看10几页……所以,尽管自律目标小,但是带来的改变却并不小。

设置容易实现的自律目标,是我们降低自律难度的一种方法,我称这种设置微小自律目标的方法为“微自律”。



其实,自律的第一步,应该是对意识的自律。

你在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强烈的意念,将作为现象显现,请你首先铭记这个“宇宙的法则”。

无论你相信与否,内心没有呼唤过的东西,不会自动来到自己身边。

世间万物,皆有磁场。你就像是一块磁铁,把能量频率相同的事物吸引到现实生活中来。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有这样一句名言:只要你下定决心,宇宙万物都会来帮助你。

当你表达什么样的频率,吸引来的就是什么样的东西。你所要做的,就是做好“想”这个动作,想该想的,做该做的,一直向前走,别回头。

要想你所要的,不要想你不要的。

内心先有这样的景象,然后外在事物才会一一呈现。比如你要减肥,意识当中不要总惦记你那块肥肉,而是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将来,专注自己“瘦”的形象,在头脑中将“瘦的自己”勾画出来,愈细致,愈有效。

这叫拿理想当工具,也叫以始为终,弄假成真。

然后,你要马上执行你之前制定的计划。不要拖延、不要恐惧。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当直觉、灵感、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必须要马上行动。

先动起来,这是微自律的重要法则之一。

纪伯伦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而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04

自控是不变,自律是改变。从一定意义上,自控只能防止你变坏,自律才能让你变得更好。

如果说自控是工具,自律是出路,那么微自律是自带工具的出路!

从刻意练习到自动自发,微自律融合心理技术,行为及意识科学等先进理念,以自我设计为核心,将自律简单化,形象化,游戏化,可操作化,是一本人生绝佳的自律实操手册。

微自律告诉我们,过一种有意识设计的生活是完全可能的。

决定你是否自律的,不是你的自我控制力,而是你的自我设计力!

微自律的出发点是“微”

微是“微小”

小即是大。微是生机、希望、生长,可以萌生一切可能。

ü 从一项小习惯,找到你的核心突破点

ü 把每个小目标分解,再分解,如一级一级的台阶,可拾级而上。

ü 把动作时间压缩,每天5分钟即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盖斯写了本畅销书《微习惯》,书本的中心思想是:

如果你想实现一个大目标,不如先从一个小目标开始,先坚持一段时间,让自己进入正向循环再说。

想要在一个行业里成为标杆一样的存在,靠的是每一天每一次每一个小小的行动,成功并没有捷径。

微是“细化”

详细详细再详细,细化每一个概念,发挥概念本身的能量。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所有的伟大,拆解下来,都是一点一滴地修正;所有更好的自己,拆接下来,都是由之前的自己,一点一点变换而成。

细化到极致,就是现实。

微是“深刻”

人生有没有意义,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你自己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而你一生的任务,就是唤醒深藏心底的那份属于你的使命。

不要盲目的坚持,而要做有意义的坚持。在做某件事之前,请一定赋予它一个重大意义,只有想清楚它能带给你的切实利益,你才有可能做得更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赋予意义比坚持更为重要。

人生得有那么一件事,你热爱,你坚持,你的人生有奔头,生活因此而紧凑。

当趣味塞满你生活的角落,你也无暇去孤独。

所以,如果可以,不妨寻找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赋予意义,丰沛生命,把自己还给自己。

05

微自律的核心在“自”

生命的玄机就在于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进入自己的轨道,扬长补短,释放出自己独有的光辉,体现出自己独有的价值!

勇敢接纳自我

大多数的失败,是因为自己开启默认模式,要做那所谓1%。不要妄图或者意淫自己就是那1%,大多数未必活不出自己的意义。

其实,世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真正的成功,那1%放到更广的宇宙背景下,也不过一粒尘埃。

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就像你是那源头放水的家伙。也永远不要自卑,感觉自己只是河流里蓦然卑微的水滴一无人问津。

懂得原谅自己

为什么道理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道理只是懂了一次,脑海中已有的思维却是成千上百次的自动化意识。

顿悟,并不使用与大多数人。为了让后来认同的真理植入到脑里成为新的思维,你只能一次次去加深,去升华,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绝对不是读一次就顿悟,就可以从今以后都过好生活了。

培养一个确定的习惯,我们都明白需要重复尝试去做,尤其是一个有关思维模式的习惯,需要重复去尝试。

一个人,要像一个队伍。

一个过得去的人生,通常来自于自我驱动,得益于自我设计。

微自律的实现路径是:自我构建、自我设计、自我执行、自行监督,自我反省,自我跃迁。人生如果有捷径,那就是在实践中,聪明的人学会了提前演绎设定,直接拿理想当工具了。

说服自己,当你自愿承担起按照有意识地设计而不是默认的方式去生活的责任时,当你看着真实的生活像你脑海中想象的那样不断展开时,当你的现实世界与你的想法一致时,你会为之感到震撼。

一切从心开始。在自律过程中,若你有简化世界的能力,那么人生的路径会异常清晰。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后有什么结果,全部都清楚地向你敞开。只需照着设定地图、攻略,就能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

你可以沉浸徜徉在未来你因自律而获得成功的真实场景中,这会加速你的进程。

我特别要强调一点:

世界是你自己的,你要有你自己的独特的人生系统,这个可以学习别人的经验,但必须升华为带有自己味道的个人IP。

因为时间在朝前走,我们也在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最重要的核心未来都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努力和自虐式的辛苦都很廉价,提升自己的眼光和格局,搞好自我设计,才是正经事。

还有,别忘了复盘。

06

微自律的实现途径是“律”

自律,通常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找到使命感

方向对了,别害怕路远。

微自律强调以道德的修养为导向,来照亮自己自律的路。

康德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个是我头顶上的灿烂星空,一个是我心中永恒的道德法则。”

建立游戏的机制

如果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地过分,自己总会受到伤害。有些事专注当下,认真完成即可。太看重某一样东西,太执着某一种结果,会损坏你的热忱。

不妨自律降级,做一个轻度自律者。

享受自律,沉浸其中,你可以把自律过程游戏化,趣味化,公式化。比如,把闹铃声音设定成小姐姐或小鲜肉或大叔,早起的痛苦会不会减少一些呢?再比如,每完成一个动作,抓个阄,给自己来一个不确定的奖励,是不是也很有趣呢?

进度条一样,现实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式规则的设定和帮助来将我们的行动、效果可视化、积分化,形成一系列能满足成就感的小任务,给予预期及以外的奖励,以及建立奖惩的条件反射……让行动变得跟游戏一样一样的上瘾!

特别说明,在给自己设计自律行为的时候,关键并不在于设计的系统有多完美,最关键的是,注入自己的意念,主动掌握自己的蓝图规划。

善用他律

把自己置于一个可以自律的环境。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影响力》里也讲了承诺与一致原理,即设定一个目标后,可以尽可能让朋友知晓,以督促自己,或者让自己置身于承诺的环境里。

有时候,一个完美的自律习惯养成,常常得益于闺蜜或死党的监督。

07

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l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或者你也正悄无声息地沦为这样的人:

l 做了一万个决定,却没有实施一个;

l 工作、生活不如意,但害怕改变,没有勇气及时止损;

l 患上拖延症,陷入自责愧疚的状态不能自拔;

l 对工作、生活缺乏长期规划和持久投入,沉溺于短期的自我麻醉;

l 想改变自己,立志减肥、跑步、阅读,却总半途而废;

l ......

一个人一辈子一定要有某个时刻自己了悟过来,这叫做“自觉”。

运气不行,试试勇气。任何事情,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晚的是你从来都不敢开始!当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其实就拥有了自律起跑点。

有一段话,挺逗,但好像有很有道理:

忙是治疗一切精神病的良药,一忙,也不伤感了、不八卦了、不装逼了、不花痴了。平静的脸上无怒无喜,看过去只隐隐约约的写了一个“滚”字。很多的病,很多的痛、很多的胡思乱想都是闲出来的;让身体和脑袋动起来,专注一事,你会轻松畅快很多。

读一遍,好像一时明白起来了。

现在,你可以静下心来,心无旁骛,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了。



————节选自《如何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第15章

暂无内容
Scratch 离线版下载
macOS 版
Windows 版

Copyright © 2019 百思威科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