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年级家长丁女士发现,女儿蓉蓉放学回家后情绪低落,一脸委屈。一问才知道,是因为上课时,蓉蓉一直在举手,老师叫了很多同学回答问题,却偏偏没叫到她。“女儿心里很难过,觉得老师不公平。”丁女士只能安慰女儿说,以后有很多回答问题的机会。但随后几天,蓉蓉仍然特别在意这一点,一旦没被叫到回答问题就很不高兴。丁女士有些担心,是不是自己每天都问东问西,反而增加了女儿的压力?
记者把这个故事转述给几位一年级班主任,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问题出在家长身上。
举手是告诉老师你会了
金都天长小学一年级班主任陈恬恬说,一年级孩子有很强的表达欲望,几乎每次提问全班都是齐刷刷地举起小手。起初,为了鼓励更多同学举手发言,陈恬恬尽量满足每个孩子的表达欲望,但要保证课堂效果,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让全班同学挨个回答。“一旦我选中了其中一个,其他没被叫到的都会唉声叹气,很失落。”在这种普遍“失落”中,也有情绪特别强烈的,比如也有这样的孩子,“他希望每次举手都被老师叫到,只要有一次没实现,下课后他就会跑来问我为什么不叫他,甚至很生气。”
几位班主任曾在家长中做过调查发现,家长最喜欢的问题是:今天老师请你回答问题了吗?如果孩子说没有,家长会传递失望的信号:你看,你们老师都没叫你!“孩子每天被家长这样问,他们就会特别在意这一点,觉得站起来回答问题是件光荣的事,没被叫到就意味着自己表现不好。”长江实验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徐杨娟说,还有个重要原因是:现在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家长呵护备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更多考虑自己而不想到别人。
孩子希望自己被关注,希望有表达机会,这是好事,但如果太过于强调举手发言这件事本身,就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和学习效果。这时,家长的引导非常要紧。徐杨娟说,家长应告诉孩子,举手的目的一是有机会表达,二是告诉老师这个问题我也会,不一定非要站起来回答,“当孩子在意这件事时,家长一定要弱化,这样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过去。”
哪些问题千万别问孩子?
几位班主任说,放学回家后和孩子聊天很关键,可以了解孩子一天情况,掌握他的心理,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但别以为只是简单聊天,这里面有很多门道。
例如,“今天老师请你回答问题了吗”“班上哪些同学最调皮(不听话、被老师批评之类)”“你不努力就要最后一名了”等等,这几个问题,最好不要和孩子说,会产生一系列“后遗症”和负面影响。如果你发现孩子最近特别爱打小报告,总是和老师(或家长)说班上某某同学表现不好之类的,那么你就要格外警惕了,可能孩子开始用放大镜观察别人的缺点,而忽视了别人的优点。
“孩子是很纯真、充满正能量的,家长如果常传递负面情绪,会让孩子变得焦虑、紧张、敏感。”几位班主任建议,不妨多和孩子聊聊这些话题,引导孩子关注美好事物——
●你今天交了哪些新朋友,能不能介绍给我认识?
●你觉得班上有哪些优秀的同学?
●今天在学校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你希望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还有一点要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回家告诉你和某某同学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家长先不要急着替孩子打抱不平,因为孩子通常报喜不报忧,他告诉你这件事是希望获得你的认同。因此家长在认同了孩子感受后要继续追问,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同时也找到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
Copyright © 2019 百思威科技版权所有